人物志:服务国家近七十载,愿筑广厦千万间——访吴良镛院士
(新中国70年)人物志:服务国家近七十载,愿筑广厦千万间——访吴良镛院士
北京9月13日电 题:服务国家近七十载,愿筑广厦千万间——访吴良镛院士
作者 李晗雪
1951年,29岁的吴良镛应梁思成、林徽因之召,自美归国,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北大清华扩建、国庆十大工程、长安街规划……自百废待兴的年代至今,已近七十年。
近日,这位97岁的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吴良镛在清华园北边的家中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记者 李晗雪 摄近日一个暖风吹拂的下午,这位97岁的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吴良镛在清华园北边的家中接受了记者专访。扶着助步器缓缓来到客厅,他虽行动不便,但满面笑容,目光和蔼明亮。
吴良镛1922年出生于南京。“七七事变”后,一家人因逃难分散。他随哥哥到了重庆,在重庆中央大学就学。
吴良镛说,有一日,工人们修整中央大学建筑系被暴风雨掀走的系馆屋顶,歌声不断。后来,一位工人触高压线身亡,屋顶上顿时沉寂。那时期,他读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深有感触。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人居之梦”于懵懂中萌发。
在重庆期间,吴良镛受到梁思成赏识。抗战胜利后,应梁思成之邀,他前往北京协助创办清华建筑系;1948年,在梁推荐下,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随建筑大师小沙里宁进修。
吴良镛回忆,匡溪的学习生活静谧而充实。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一封信促使他紧急回国。
“林先生在信中说,国内形势很好,百废待兴,要我赶紧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工作。”当时,吴良镛将信件告知小沙里宁,小沙里宁说:“这取决于你未来的事业放在东方还是西方。”吴良镛说,这句话让他做出了自己的人生抉择。
回国过程颇为艰难,他先乘船到香港,再转铁路。“到了深圳,吃到一碗放着香肠的热米饭,感觉真是回到祖国了。”吴良镛笑说。
看到广州经历战乱的破烂不堪,吴良镛更明白“百废待兴”的时代召唤。同时,他受到国内方方面面的欢迎,被聘为中华民主青年联合会代表,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接见。吴良镛说,回国后真是“心花怒放”,随之投入到新的工作中。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市一楼一地的规划设计,到唐山震后修复规划,中关村科技园规划,长三角、滇西北、京津冀区域发展探索,三峡库区考察、2004年北京总体规划修编……吴良镛近70年的工作足迹,几乎是新中国发展前行的缩影。
著名的菊儿胡同改造,在不改变原有院落体系的情况下“有机更新”,打造古都新貌。主持设计曲阜孔子研究院,创造出内蕴书院气氛、发扬传统“画卷之美”的建筑。吴良镛的设计理念,亦成为后辈创造中国建筑新境的范本。
建设之外,“人居之梦”一直指引吴良镛在理论上求索——怎样的观念和方法论才是更美好居住环境的建筑学?
针对1980年代城乡发展矛盾与问题,他在1993年中科院一次报告会上提出“人居环境学”。即,不单一地研究“房子”,而是以人为核心,将人类聚居作为研究对象,综合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而后,吴良镛以人居环境学为理论指导,主持撰写了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北京宪章》。《北京宪章》得到国际建筑学界认可,以四种语言发表,成为指导建筑界此后发展的重要理论纲领。
人居环境学的思想,运用到了城市规划、京津冀等区域发展规划、三峡工程等巨型工程涉及的人居环境研究中。2001年,《国家“十五”重点专项规划》中,“城镇化发展重点专项规划”亦使用“人居环境”思想提出:“要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立足当前、注重长远,全面提高城镇生态环境质量。”人居环境学的思想,在近几十年的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筑与城市规划上的杰出贡献,使吴良镛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等国内外荣誉。2011年,吴良镛获中国科技界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吴良镛被表彰为100位“改革先锋”之一。
这位一生追逐“人居之梦”的建筑家已近百岁,人生似乎圆满。问及是否还有关心的问题,老人缓缓地说:“方方面面我都关心。这不在于我个人兴趣,老百姓人居环境还有什么问题,我就会继续关心下去。”(完)
编辑: